close

日本許多電視節目等都很流行「愛的告白」,或是在介紹戲劇、小說時,
都會以男女主角的告白為高潮,告白的那句話很受矚目,
松浦告訴我他向女友告白自己愛情時說的話是「我覺悟了」,也就是覺悟為對方付出一切,
但是我從他告白後的行徑來看,他的覺悟程度很低,還是他原本對於他的女人有誤解;
電影裡男人對女人告白時說了自以為灑脫的一句話「妳贏了」,女人氣得掉頭就走,
女人其實還是喜歡直接陳述愛情的話,確認男人愛自己無誤,
很俗套的告白有時候反而很管用、很貼心呢!

「告白」最近幾乎都用在愛情上,如果語彙中不說目的,都會先認為是戀情的告白,
告白當然還有罪狀的告白,也有公開自己的信仰,像是同性戀者的告白都是告白,
告白是吐露自己隱藏的內面;日本人的研究是「告白」在晉書中已經出現,
但是一直都是告知、公布的意思,有像一七七○年盧梭的《懺悔錄》般的confession的告白,
則是明治時代的事,幾乎要到一九○九年時,這一年也是森鷗外發表告白小說《半日》
以及告白自己性愛初體驗等的年頭,離《懺悔錄》相當久,而且一直到一九一三年,
現代大家用的「告白」的意義才告落定寫在辭典裡,
到了三島由紀夫的《假面的告白》,告白已經變成書名了。

日本近代文學乃至現代文學,幾乎都是告白文學,
也就是告白的終極的私小說扮演最重要的角色,因為私小說本身是自我暴露的儀式;
不過文學上的告白,或是私小說,究竟有多少真實性,其實並不重要,而是委諸讀者的,
作品外的真實是無法限制作品內的真實的。

告白不論包含的真實度多寡,一定要讓人感覺到是那人的內心,否則只是日記、自傳,
《假面的告白》雖然是青春期的自傳,但是與外界的證言比對,
讓讀者的視線都集中於三島本人,而且作品也的確讓人感受到作者自我顯現的部分,
只是三島用了「假面」來障眼,讓自己的實際生活與作品維持一段距離,
而且基本上還是小說,作者沒說這是基於事實的告白小說,所以讀者也保留想像空間,
想像假面下還有另一層的真實;假面是為了降低告白的透明度而使用的道具呢!
以自己的人生為背景的告白,如果不是像盧梭般等死後才出版的話,
大抵都需要一些虛飾的道具,以免餘生受困。

我自己因為經常在自己的網站的留言版吐訴想法,也算是一種告白,
真的發現自己愈來愈透明化,有相當的焦慮,後來發現人的心靈或許是有相當蛻皮的機能,
一旦告白出內層真相之後,內層變外層,然後心靈還會新生出一層新的內層吧!
至少告白後,內心其實就會全面重組,來對應告白後的局面,那時新的內面便形成了;
告白也是一種自我表現,而且用告白出來的新形象來突破舊有的形象,
或是將支離破碎的自己藉由告白而得到統一,所以一旦開始告白,很多人都會愛上告白,
告白成性,直到沒人想聽為止;告白有時只是單純的解脫,
想從不舒服的狀態遁逃出來,犯錯的告白也是吧!

有的告白只是苦肉計,是為了引出別人的告白,愛的告白通常如此,
自己說能無條件愛別人的告白,往往是期待值高於真實性,
期待對方也能告白對自己有愛意,告白只是一個餌,期盼能釣到大魚;
所以告白的誠意有時也是很可疑的,妄想拋磚引玉的人很多。
告白其實是一種突破,對於現狀不滿,像是只是不甘暗戀的人便作愛的告白;
不想再勉強應付丈夫只是對自己發洩性慾的女人,終於跟丈夫告白說「我打算從性愛畢業」;
已經完全沒有基督教最初伴隨原罪概念而來的「告白」,只是很坦率地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。

電影裡初老男人對妻子告白當年自己其實並沒有跟外遇的女人上床,
反而讓妻子甩了一個耳光說「你是真的愛她」,這才是女人所受不了的,肉體的結合還好,
但是精神一直糾纏在一起,是最為致命的;男人大概正好相反,對於告白自己有外遇的妻子,
只是在乎她是否上床了,而可以容忍精神外遇呢!因此不是所有的告白都是受歡迎的呢!
有些祕密深鎖到身後,或許也是重要的告白的美學呢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ojenny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